馬偉武:從大排擋刷碗工蛻變印企大佬 從9000賺到百億身家有多難?

發(fā)布日期:2019-02-15   來源:一波說

13歲走出潮陽那個小山村,去香港投奔做苦力的父親,潮商馬偉武的少年生涯是從大排檔的一名小刷碗工開始的,身無分文,可他卻認為自己將來會成為一個大老板,他偶爾也會想:這會是“不知天高地厚的野心”嗎?潮商創(chuàng)業(yè)多是從底層做起,李嘉誠當過學徒、陳弼臣做過苦力;闖蕩香港的馬偉武從一個貧困少年,9000港幣白手起家,蛻變?yōu)榘賰|身家印企大佬,他是如何成功跨越到這一步?

一曲《強》背后的那年那事

兩年前的9月14日,是力嘉這艘印業(yè)航母的掌舵者馬偉武71歲生日!皻q月如梭、風采依然”,晚宴上,三個子女馬家慧(中)、馬楚邦、馬楚力以一首飽含激情的歌曲《強》,共同獻給他們的父親。

“需跨多少個山,漫漫長路與海,方可真正覓到心里精彩;需經多少次哀;幾多的障礙賽,才勝利會換來。不知幾番跌倒,旁人斜視喝彩,很不好過但我沖剌不改,只因心中記緊......”《強》是郭富城1995年作品,收錄在《純真時代》專輯。馬家慧姐弟選得好,再沒有哪一首歌比《強》能更好地詮釋他們“70后”父親的拼搏之旅。

馬偉武,生于廣東潮陽和平鎮(zhèn)的一個小山村,不過,他在潮汕老家停留時間并不算太長。1959年,13歲的馬偉武跟著母親、弟弟馬馀雄離開故土,去香港投奔做苦力的父親。少年的馬偉武小小年紀就扛起了生活的重擔,最開始在大排檔打雜當一名洗碗工,后來從去工廠做事。

大排檔里打雜后,馬偉武又在五金行里打過工,后來經一名老鄉(xiāng)介紹去了一家紙箱廠當學徒,這是他第一次接觸到印刷包裝行業(yè),他可能未料到,因緣際會,這一段打工經歷竟然改變了他的人生。馬偉武身份證上的出生時間是1944年,比實際早了2年,當年他就這樣靠著“瞞報”年齡進廠,不過,馬偉武后來回憶說,“因為長高了,人家也相信了!

因為有老鄉(xiāng)“罩”著,在那家紙箱廠,馬偉武心中有一份歸屬感,特別是那個行業(yè)。從學徒做起,糊紙盒、釘紙箱,他很快熟悉廠子所有工藝流程。后來,馬偉武成了“可塑之材”,也換了工作,去了一家規(guī)模更大的工廠,并被慢慢擢升為年輕的廠長。

飛高的風箏總有一天會掙脫那條細細絲線,年輕人總按耐不住一顆不滿足的心,想當大老板的馬偉武不管不顧辭了職,決定白手創(chuàng)業(yè)。1970年,24歲的馬偉武懷揣9000港幣去職創(chuàng)辦力嘉。

企業(yè)草創(chuàng)之時,對于馬偉武來說,可能是一段刻骨銘心的往事。幾十平米的小閣樓,幾臺幾百塊錢的手動式、腳踩式機器,加起來價值不到2000港幣,生產、拉訂單、送貨,老板加員工就是一人,他就是馬偉武。忙不過來時,他會請家人幫工,有時也會找以前老工友借下班時間過來干活。對于這一切,馬偉武后來說:“沒有什么出奇的,就靠自己去拼!

為了拼事業(yè),馬偉武直到30歲才結婚娶妻,這在那個年代已是超晚婚的了。又過4年后,馬偉武、伍麗珍夫婦才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。到上世紀70年代末,不斷發(fā)展壯大的力嘉,已是一家雇工數百名的大公司。上世紀70年代香港經濟騰飛,隨著工廠規(guī)模擴大,馬偉武的生意也越做越大,他干的就一件事,不斷將賺來的錢買廠房、置新機器和設備。

進入80年代改革開放大門打開,香港制造業(yè)也面臨土地成本高、招工難和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等成長瓶頸,怎么辦?很多港企工廠“成長式煩惱”同樣也在困擾、束縛著馬偉武把事業(yè)做大的腳步。1985年底,做眼鏡的朋友告訴馬偉武,與香港一步之隔的深圳定了新方向,將把工作重點轉向建立以工業(yè)為主的外向型經濟上來。聽到這個消息后,馬偉武坐不住了,當即前往深圳考察。

當時的橫崗一片荒蕪,可馬偉武卻相中它獨特的地理優(yōu)勢,決定把進入內地的投資第一站放在橫崗。1986年,力嘉在橫崗的觀音山腳租用了一座600平方米的廠房,開始投入生產。

馬偉武的力嘉國際集團走過的這四十多年,是眾多港商投資內地創(chuàng)業(yè)的一個縮影。

受益于改革開放,力嘉集團于1989年投資興建橫崗力嘉紙品大廈,1990年又引進了美國制造的瓦楞紙板生產線,1993年引進德國印刷設備開展印刷業(yè)務。如今的力嘉,逐漸成長為包裝印刷業(yè)的“巨輪”,產品覆蓋紙箱及彩盒包裝、彩印及數碼快印,客戶遍及歐美、日韓和東南亞。

在事業(yè)成功后,馬偉武與許多港商一樣,始終不忘回饋故鄉(xiāng),情系桑梓,回報祖國。比如,在馬偉武的積極引薦、策劃與努力下,2002年3月,中國包裝技術協(xié)會(現為中國包裝聯(lián)合會)成功加入亞洲瓦楞紙箱協(xié)會,極大提高了世界競爭力。2005年,馬偉武被授予當年“世界杰出華人獎”。

在最初投資時,由于當時不少人對內地也包括深圳的投資環(huán)境及政策不熟悉、不理解,馬偉武的耳廂邊充斥著各種聲音,更有不少朋友勸他到國外投資,甚至直截了當地說:“為何把錢砸到那些窮地方?”也有的把力嘉的投資當笑話談資。不過,馬偉武的心卻愈來愈決定,他說再困難我也要把根扎在橫崗。

“昔日寂寥荒草地、今日繁華新商都”,提及深圳改革開放,就不能不說集專業(yè)市場、商業(yè)零售、商務辦公、倉儲物流、電子商務、酒店餐飲、生活配套、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大型城市綜合體——華南城;因為這是改革開放40年來深圳城市風貌變遷一個最好的見證。

力嘉國際集團掌門人馬偉武,是最早一批來深圳龍崗投資興業(yè)的港商,也是華南城最初的五大股東之一。2002年12月,香港實業(yè)家鄭松興、馬介璋、孫啟烈、馬偉武、梁滿林等人,經過考察調研后,發(fā)起成立華南國際工業(yè)原料城(深圳)有限公司。而深圳華南城開建前的地貌是什么呢?一片坑洼不平、雜草叢生的荒嶺。

華南城控股有限公司總裁梁滿林曾介紹:“華南城不是一個人創(chuàng)辦的,我們有五個股東,鄭松興、馬介璋、孫啟烈、馬偉武和我,都是深圳各個行業(yè)協(xié)會的會長,或者是在某一個領域有一定貢獻的人!

當年他們聯(lián)手投資華南城初衷是什么呢?梁滿林說,2001年的時候我們看到了這里對物資的極大需求,就是商貿物流,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發(fā)展商機。

華南城已在港交所上市,華南城集團是2002年5月在香港注冊成立的。隨著電子商務崛起,華南城在新的經濟周期內,也迎接了一任任新的“小伙伴”。 2014年,騰訊控股入股,華南城開啟O2O商業(yè)模式的新探索;2016年,華南城與京東集團強強聯(lián)手,在B2B電子商務、倉儲物流和金融服務等領域優(yōu)勢融合。

梁滿林更早之前曾介紹,華南城要為“世界工廠”做“后勤部長”,他表示:“因為世界的工廠在中國,而中國的工廠就在珠三角,工廠對于工業(yè)原材料有著龐大的需求,深圳的人流量、物流量也非常大,商貿物流成本是比較高的。我們當時就想,如果能在這里建一個大規(guī)模的原料城,減輕這座城市商貿物流的成本負擔,是一件很好的事!边@也是馬偉武當年5個人一起創(chuàng)辦華南城的初衷。

事實上,華南城的誕生就處于這樣一個時代背景:21世紀初,珠三角制造業(yè)正處于高速發(fā)展時期,但均普遍存在采購分散和缺乏完備原料供應鏈的難題。

潮汕文化基因與力嘉二代“接力跑”

2018年農歷10月24日,潮陽港美馬氏宗祠“博思堂”舉辦了隆重進祠晉主慶典。馬氏宗祠“博思堂”位于汕頭潮陽港美的里美溪南上,由馬氏裔孫購池填土而建。

2018年九月,力嘉集團董事長馬偉武72歲生辰之際,力嘉集團為汕頭市潮陽區(qū)和平博愛慈善會捐獻善款1000多萬,善款用于和平港美馬氏宗祠博思堂、昌凝文化展覽館、老年人活動中心的建設,以及力嘉路的修建。

恰逢和平港美馬氏宗祠博思堂舉辦晉主儀式,力嘉國際集團組織三天兩晚潮汕文化之旅,邀請力嘉部分海內外嘉賓和企業(yè)高管參與,讓大家了解力嘉集團對于家鄉(xiāng)發(fā)展所盡的企業(yè)責任,了解潮汕人愛國愛鄉(xiāng),熱心慈善義舉的情懷,以及研究潮汕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特色,弘揚潮汕文化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。

潮陽港美馬氏的開基祖是馬昌凝,系廉使祖馬榮公之十八世孫,拱林公之季子。馬昌凝生于明天啟二年,終於康熙廿七年,開基至今三百多年,現人丁興旺,遍及港美三鄉(xiāng)及海外、港澳臺等地。

港美馬氏博思堂的“馬氏宗祠”四個字,系馬偉武題寫的。大門兩側的對聯(lián),大致可讓外人其家族源流及歷史:“氏出服君,邯鄲立姓,廣傳中南,綿延世澤!薄芭山B廉使,港美定基,中興平田,浩振家風!逼渲械摹芭山B廉使”四個字,足以說明港美馬氏與福建的宗族歷史淵源。

港美馬氏開基祖馬昌凝,是廉使祖馬榮的第十八世裔孫。馬榮,福建莆田人,宋進士,任廣南東路轉運使兼按察;宋紹興十七年(1147年)因金兵作亂,宋室動搖,馬榮辭官入潮,攜眷這居蠔墩(今潮陽和平鎮(zhèn)),馬榮為今天汕頭潮陽和平鎮(zhèn)里美、中寨、六聯(lián)馬氏的創(chuàng)始祖,其子孫后代稱為“廉使祖”。

一座祠堂不單記載著一個家族的世系源流、繁衍生息和沿革變遷的過程,也是一個家族的親情紐帶和精神殿堂,更是一個家族企業(yè)文化的精神支柱。

潮汕人為什么熱衷于建祠堂?這與地域受傳統(tǒng)宗族文化影響深廣有關,姓氏意識、尋祖意識、尋根意識十分強烈,亦通過懷抱祖德、飲水思源、頌宗念祖,來傳承倫理和家風家訓,教育后人。

就潮商家族企業(yè)而言,宗祠文化也是地緣文化中一個主要素,地緣相近、血緣相親、文緣相連、商緣相通、法緣相系;正因為借助這“五緣”優(yōu)勢,讓潮汕人在外在困難時相扶相攜,在成功時互相感染,合群團結互助,奮力進取。

以華南城為例,五大創(chuàng)始股東均是潮汕人,地緣帶來了業(yè)緣、商緣的聯(lián)誼互進;而“牛仔褲大王”馬介璋家族、騰訊馬化騰家族與馬偉武彼此更不用說了,都是潮汕人,且都是潮汕馬氏的后裔。

力嘉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馬馀雄,是董事長馬偉武的胞弟,同年兄弟倆一起跟隨母親離開潮汕老家,一道闖蕩香港,是典型的潮商“兄弟幫”代表之一。

人和,是儒家思想的主要素,潮商的企業(yè)文化也深深打著人和文化的烙印,無論是企業(yè)管治層面,抑或是家族企業(yè)傳承層面。潮商創(chuàng)業(yè)兄弟相幫的事例舉不勝舉,比如寶能姚振華兄弟、龍光地產的紀海鵬、紀建德兄弟,同樣,弟弟馬馀雄也是馬偉武一路創(chuàng)業(yè)堅強的后盾。

深受潮汕地域傳統(tǒng)文化影響,馬偉武也有強烈的家族觀念;當力嘉逐步穩(wěn)定后,他邀請弟弟馬馀雄加盟,兄弟同心,合力打拼天下。

馬偉武曾說:“我有一些同行朋友,子女因為怕累,不愿意接手家族生意,讓老爸一個人撐,這其實很悲哀的!弊盍钏牢康氖,三個寶貝兒女體諒父輩的辛苦,畢業(yè)后紛紛加入力嘉,接力他的事業(yè)。

力嘉國際集團總經理馬家慧,是家中長女,她自小就與兩個弟弟一樣在父親的工廠里度過孩童歲月,也見證了力嘉的成長和父輩的辛勞。1986年,力嘉在深圳橫崗新廠成立那天,年齡尚幼但作為長女的馬家慧,就被父親馬偉武帶到開幕現場,見證家族企業(yè)創(chuàng)業(yè)發(fā)展史的新篇章。

高中畢業(yè)后,馬家慧只身前往澳大利亞留學,畢業(yè)后便回國加入力嘉。初到力嘉,馬家慧并沒有一腳踏入管理層,而是聽從父親建議,從最基層崗位做起。馬家慧說:“我像流水線上的產品一樣按照生產和銷售的流程,在公司絕大多數的部門鍛煉過!

基層歷練和底層“輪崗”,是訓練培養(yǎng)接班人的重要路徑。培養(yǎng)勝任的家族企業(yè)繼承人或者接班人,除了言傳身教、系統(tǒng)教育等方面外,基層實踐是一個重要途徑。

后來,馬家慧加入了公司營銷團隊,歷任集團內部的業(yè)務經理、副總經理,主管公司海外業(yè)務的開發(fā)、新產品的研發(fā)等工作,2008年至今擔任力嘉集團總經理,全面主持集團工作。其中,經歷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洗禮后,馬家慧和董事會研究決定通過轉型來抵御風險,并于2011年獨資創(chuàng)建了“力嘉創(chuàng)意文化產業(yè)園”。

如今,力嘉馬偉武家族二代像“眾星拱月”般發(fā)布于家族事業(yè)中,長女馬家慧為集團總經理,“大姐當家”,主持集團工作;長子馬楚邦、次子馬楚力均為力嘉國際集團副總經理,分管各自板塊。

“分工不分家”,是潮商家族傳承的一大傳統(tǒng)模式,事實上也印證了這是一個家族企業(yè)最理想、最合理的代際交替接力途徑!叭f里江山千鈞擔,守業(yè)更比創(chuàng)業(yè)難”,這是很多富豪們共同的心聲,古今中外,“富不過三代”似乎成了一個魔咒,籠罩于許多中國家族企業(yè)之上,如何破除這個傳承煩惱呢?

保持基業(yè)長青的旺盛生命力,就在于凝聚力,在于家族治理機制的完善與落實,其難點更在于內部利益的平衡與切分。而“分工不分家”,作為一種家族治理機制,其“分工”(也稱“分灶”)切割,前提是不分家,以維持家族企業(yè)所有權的完整性,大家關系扭在一起,把家業(yè)共同傳承下去。像泰國首富黃子明家族,就是一個“富過四代”海外潮商的典型案例,迄今橫跨百年仍長盛不衰!

馬偉武次子馬楚力,現為力嘉國際集團副總經理,2008 年畢業(yè)于香港浸會大學物理系并獲物理學系學士學位,他同時也是力嘉創(chuàng)意文化產業(yè)園總經理。馬楚力是個80后,他與太太蔡秋敏是2016年11月舉辦結婚典禮,與姐姐和哥哥一樣,大學畢業(yè)后即進入力嘉,也被父親“下發(fā)”到基層一線,到生產線上班,當時他22歲。

從最基層做起,再經各部門“輪崗”,25歲時晉升集團副總經理。“自古英雄出少年,從來紈绔少偉男”,在三個子女成長過程中,馬偉武對他們并無過多干涉,都讓他們依著個人興趣去學習;不過,對“富二代”的他們,在物質方面卻不縱容。姐姐馬家慧說,她讀書時,父親告訴她花費的錢均來自公司,須知創(chuàng)業(yè)不易。而馬楚力說,他自己上中學時每月的零用錢為800港幣,和他的同學相比不算高,這當中包含早餐、午餐、交通等日常開支,能剩下來零花的已所剩無幾。“父母在物質方面沒有縱容我們。如果從小到大要什么有什么,就不會知道什么是困難!

與很多潮商港企二代一樣,馬家慧與她的兄弟都協(xié)力同心,專注于自己家族企業(yè)當中,抱團作戰(zhàn),一同接力父輩傳遞下來的事業(yè),并在傳承中持續(xù)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。

國內如潮汕、閩南、佛山等比較重傳統(tǒng)的地區(qū),接班似乎是天經地義之事,是自然而然的,從一出生就賦予使命,學習是接班,留學也是接班,到基層一線歷練也是為接班而做準備,且大多數企二代會服從父輩對接班的部署安排。正因為這樣,企業(yè)發(fā)展與轉型成了集聚家族成員情感、智慧、能量主要載體,在共同打拼中回過來強化家族情感,促進家族和諧。

責任編輯:葛鴻燕

稿件反饋 

中紙網版權與免責聲明

該文章系轉載,登載該文章目的為更廣泛的傳遞市場信息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,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, 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。本站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,并不用于任何商業(yè)目的,我們已經盡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,如有漏登相關信息或不妥之處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。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。

 


 
網友評論
 
 
最新紙業(yè)資訊
訪談
紙業(yè)資訊排行
最新求購
南京中紙網資訊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02-2020 蘇ICP備10216876號-2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:蘇B2-20120501 
蘇公網安備 32010202010716號
視頻號
抖音